1939年1月,国民党中央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甘肃的抗日救亡运动由此扼杀。在此艰难时刻,甘工委根据西北局“甘肃工委应分散到外县区帮助当地工作”和党中央“分散隐蔽”的指示,实行分区工作。年初,甘工委先后派魏子义、高健君到徽县协助指导工作。
3月,按照甘工委决定,由吴治国、山炯堂、高健君、王瑞青等人组成的中共徽县县委成立,吴治国任县委书记。1940年2月,徽县县委领导进行调整,吴治国任县委书记,高健君、山炯堂、葛维西、周冠军分别担任组织、社会、宣传、军事委员。1941年3月,罗扬实以甘工委特派员身份到徽县与吴治国联系,准备以徽县为中心开展陇南几个县的工作。同年6月,郑重远专程到徽县调罗扬实、吴治国回兰州,确定由山炯堂担任县委书记,葛维西任副书记。
徽县县委在其组建和发展阶段,积极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党组织遵照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原则,领导学生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学运开展的同时,徽县地下党组织遵照党中央关于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积极筹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准备作持久抗战。
1942年夏中央“精干隐蔽,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指示传达后,为使党的工作适应新的斗争形势,7月,徽县县委调整力量,经过周密审度,通过社会关系的疏通活动,葛维西、范连元、周少珊、李如桂等人均以合法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县委利用有利条件,深入社会,以广交朋友的方式,借助社会进步力量开展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在当地党、团、军、政各界中,团结争取了一些进步人士和社会上层人士,保存了党的实力,这是抗战时期甘肃国统区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党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