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
王孝锡烈士纪念馆位于庆阳市宁县县城庙咀坪南麓,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26700多平方米。馆区分烈士陵园区、纪念瞻仰区、参观休闲区、展馆陈展区四大块。陈展内容有王孝锡的革命活动以及宁县共产党的活动。
王孝锡,宁县太昌人,五四运动爆发后,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1921年5月,他在平凉当局为封建遗老魏宝山举行的“地方特别纪念会”上发表演说,公开反对封建礼教和学校的陈腐制度,引起校方不满,被学校以唆乱秩序罪开除。 1924年3月,王孝锡考入西安国立西北大学。在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后,逐渐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开始投身革命事业。1925年,积极投入反对北洋军阀、陕西督军吴新田的“驱吴运动”。“五卅”惨案发生后,受刘含初、魏野畴等人影响,参加了“反对英日屠杀同胞雪耻会”、“沪案援红委员会”,由于他在“五卅”运动中的积极表现,被吸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暑假,利用回家之机,与任鼎昌、王彦圣、王之经等在太昌镇建立了青年社,大力宣传改造社会、改造人生观思想,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了良好影响。
返校后,他更加积极参加各种进步组织和革命活动。在西北大学和进步学生一起创办平民学校,发起组织 “旅陕青年会”,并起草散发《告陇东十七县父老兄弟书》。1926年6月,经刘含初、吕佑乾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为了加强中共在甘肃党的组织工作和推进国民革命,王孝锡、保至善等人以国民党西北政治委员会特派员的身份,先后来到兰州,整顿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王孝锡担任国民党省党部青年部长、督办公署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同年4月,中共兰州特别支部成立,胡廷珍任书记,王孝锡任组织委员。特支成立后,联合国民党左派等进步势力,组成革命的联合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各种革命活动,使兰州地区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927年8月,王孝锡回到太昌,在宁县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当年秋天,中国共产党邠宁支部委员会成立,王孝锡任支部书记,王彦圣任组织委员。为了解农村社会状况,组织和动员更多的群众,扩大革命斗争的范围,王孝锡以行医为名,在宁县、正宁等县开展社会调查,于1927年10月写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草案》,提出解决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15条办法,主要有:一切地主之土地,无代价的没收,一切私有土地完全归组成苏维埃政府的劳动贫民所公有,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是乡村中的革命机关,一切森林、矿产完全归苏维埃国家所有等。
1928年5月7日,王孝锡组织参与了旬邑暴动。5月30日,在敌人疯狂反扑下,旬邑起义失败。王孝锡化装离开旬邑,返回宁县太昌镇,组织成立了中共太昌临时区委,下设宁县、泾河川、长武3个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9名,王孝锡为临时区委负责人。他亲自给各支部制定教育计划,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同时以办“读书会”的形式作掩护,组织青年阅读《马列主义浅说》《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学习革命理论。在临时区委的教导和宣传下,宁县及边界各县人民的觉悟迅速提高,而他的革命活动,也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和不安。国民党中央命令甘肃省党部以“煽动暴动罪”逮捕王孝锡。国民党陕甘青“剿匪”总司令部派法官杨天枢潜往宁县,勾结宁县县长效维国,密谋逮捕王孝锡。1928年11月26日,王孝锡不幸被捕。
王彦圣得知王孝锡被捕的消息后,立即组织营救。王孝锡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指示传递消息的同志取消营救活动。他先被押往宁县,随后押往兰州。在狱中,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8年12月30日,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时年 25岁。1938年冬,他的遗骨被运回家乡,当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现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