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有“蜀陇要冲”之誉,“天嘉福地”之称。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历代兵家看重的战略要地。

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机构成立于2013年11月,2014年5月筹备临时布展,是融教育、展览、旅游为一体的红色文化纪念馆。纪念馆临时展厅坐落于陇南市礼县体育场西侧,布展面积约1200平方米。陈展内容有:龙池湾战役、中共组织在礼县的发展及礼县儿女迎解放等。

1936年秋,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两次分三路经过礼县。红16师在礼县罗家堡龙池湾附近遭国民党中央陆军第3军王钧部包围,展开了一场血战。战斗打响时部队正在休息,准备做饭,后队的红军正在下山过河向前靠拢。潜伏在杜家窑、高楼、罗堡一带的敌人开枪向红军射击。担任前卫的红16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

红军先头营在营长的带领下,奋不顾身,打掉了距红军最近、威胁最大的敌人火力点,但敌人仍据守险要地形。红军先头营过稠泥河后,很快深入到刘家斜坡一带,试图迅速占领山头控制制高点掩护主力突围。然而,埋伏在毛牛墩的一部分敌人从半山腰冲下来,在刘家窑一带迂回包围红军,与罗堡、高楼的敌人遥相呼应,对红军构成了三面夹击之势。同时,埋伏在罗家坟附近的敌人,拼命向冲上山坡的红军扫射,大批红军倒在血泊中。红6军团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彭绍辉紧急磋商后,立即命令红16师掩护主力突围。

红16师在政委晏福生的带领下,3营猛攻敌人密集的刘家斜坡,其余的几个营从刘家窑一带由西向北突击。敌人装备精良,占据有利地形,气焰嚣张。红军处于劣势,但士气高昂,前赴后继,可就在将要冲上山坡攻下敌阵时,突然3架敌机冲向红军阵地狂轰乱炸,许多红军战士接连倒下,先头营教导员牺牲,营长负伤,敌人在飞机的掩护下更加凶猛。危机关头,晏福生带领一个连冲到前沿阵地,卫生队和后勤人员也投入了战斗。一阵激烈的争夺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后退敌人在敌团长的吼叫声中,退缩在半山腰一块高地把守,仍然阻挡红军前进道路。为了尽快突围,军团部又派模范师增援红16师。模范师的两个连先后攻占了毛牛墩、簸箕湾敌军的两个机枪火力点,摧毁了敌阵,冲破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彭绍辉亲自指挥红军主力迅速突围,经山梁(将军梁)向北转移。

主力红军突围后,担任掩护任务的红16师在政委晏福生的指挥下,与守敌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不幸的是,在冲破敌人最后一道防线,掩护主力部队北移的战斗中,晏福生的右臂被敌机炸伤,与部队失去联系。龙池湾战斗中红6军损失惨重,伤亡300多人,其中1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后来,在礼县草坝、红河一带群众的帮助下,晏福生终于脱离危险,在定西的通渭赶上了红四方面军,与主力部队会合。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于中将军衔。

红军长征过境对礼县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3年6月,甘南农民起义领袖王仲甲率众到礼县草坪、白河等地进行武装斗争,在草坪建立了游击队。起义失败后,游击队在草坪一带坚持斗争至1949年6月,有力的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组织开始在礼县城乡发展。1947年2月,中共甘肃省工委派邵海到礼县开展活动,先后发展康占川等一批贫苦农民入党。同年6月,建立礼县地下党临时指导小组,邵海任总负责人。1948年11月,甘工委将礼县临时指导小组划归陇南工委领导。1949年4月,陇南工委委员余恺来礼县传达甘工委决定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陇南工委领导下,礼县党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1948年至1949年,中共八区工委(后改甘南工委)书记王锐青,先后三次到礼县白河地区开展工作。1949年2月,在桥头阴坡村建立阴坡党支部,王怀录任支部书记。同年6月,在桥头蜂园村建立南峪党支部,董文魁任支部书记。至解放,全县已建立一个临时指导小组,12个片(相当于支部),两个党支部,发展党员270余名。在甘工委领导下,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西进,使礼县早日获得解放,礼县地下党组织领导党员散发传单,收集情报,开展了抗兵抗粮和反对各种苛捐杂税的斗争。

 1949年7月,中共西北局在西安调整了甘肃行政区划,将礼县划归武都分区管辖。同年8月17日,礼县宣告解放(全境尚未最后解放)。礼县成了联系和通往各解放县的桥梁,中共武都地委、行署在礼县进驻开展工作长达3个多月,期间为领导全区的政权接管、建政、剿匪、支援解放大军南下做了大量工作。9月下旬,中共礼县县委正式成立,李嗣堂任书记、郝国柱任县长。

甘肃省党史纪念馆版权所有    陇ICP备15000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