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七分校是1941年7月26日在山西省兴县成立的,归晋西北军区领导,有学员近千名。1943年春,华北抗日根据地遭日本侵略者残酷“扫荡”。为减少牺牲,保存干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抗大七分校后撤至陕甘宁边区。同年3月,七分校及附设陆军中学千名学员到达陕西绥德后,上级决定,七分校连以上干部345人,编入抗大总校参加整风,其余学员和附设陆军中学合并,改称晋绥陆军中学,开赴陇东办学。
1943年4月26日,晋绥陆军中学到达合水县。5月15日,驻晋察冀边区的抗大二分校学员1500多人,在校长江隆基带领下,也从河北灵寿县转移至合水县。据此,军委决定在陇东恢复抗大七分校;晋绥陆中和二分校学员均编入七分校学习。次年1月和4月,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陆军中学和太岳陆军中学,也相继迁至华池县,并编入七分校。七分校校长由抗大总校副校长彭少辉兼任,张启龙任政委,俞楚杰任副校长,方复生任教育长(后由唐子奇接任),杨尚高任政治部主任(后由康永和接任)。校部原驻合水县老城,后移驻东华池。全校编为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一大队1500余人,驻合水县;二大队1100余人,驻华池县豹子川;三大队1100余人,驻华池县平定川;女生队300余人,直属校部领导,初驻合水县上柳沟,后移驻东华池和豹子川。此时,抗大七分校处于鼎盛时期,全校达5000余人,校部下设政治部、训练部、供给部、卫生部、办公室。
1943年春,抗大七分校即组织了1200余人开始拓荒,162人挖窑建校,进行生产自救,开展劳动竞赛。1944年,抗大七分校响应中央号召,全校动员,校直队和第一、二大队分别奋战在大凤川、豹子川,开展劳动竞赛,全年开荒共6万亩。校直妇女队300余人,除参加开荒种菜、打柴、烧炭、背料、喂猪外,还进行纺纱织布。为解决物资困难问题,七分校因地制宜,就地兴办染坊、磨坊、食堂、漆厂、造纸厂、木工厂、组织驮骡队赴三边运盐。既解决了学校给养,又给当地群众带来了莫大方便,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赞扬。
七分校在大生产的同时,坚持学习和训练。学校主要开设政治、军事、文化三门主课。当时学习条件很差,但学员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积极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时,七分校的文艺活动也开展的丰富多彩,校文工团及各大队经常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如《豹子川大合唱》《难民区》等。文艺活动的开展,既活跃了学员生活,又培养了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抗大七分校又去迎接新的战斗任务。1945年9月,第三大队首先开赴晋冀鲁豫前线。10月下旬,校部和一大队在彭绍辉带领下奔赴晋绥,第二大队有几百名学员返回延安,分配到中共中央各部门工作。1946年7月1日,二大队其余人员在东华池校部举行了结业典礼,随后移到延安附近的砖窑湾,改为步兵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多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至此,抗大七分校全部离开了陇东。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历时3年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部队生存和打破蒋介石的经济封锁作出了贡献;它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干部,这批干部成为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它培育和实践了抗大精神,使其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